形式、语言和风格

  《北京大学公开课:影片赏析》学习笔记(1)

Posted by     Keyon                      on March 24, 2018

偶然刷到北京大学公开课:影片赏析,听完第一课实在令我感到惊艳,戴锦华老师使用大量精彩的隐喻帮助学生理解影片赏析的必要概念,而且在课中不乏精彩的点评,引人深思。

公开课共5节,打算写一系列学习感悟,此为第一篇。

形式 语言 风格

形式、语言、风格,构成了电影最基本的三要素。这三者并不是完全互相独立的概念,准确来讲三要素是一种相互影响的有机关系。从这三种角度着手,我们可以对影片赏析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关于形式,我的个人理解是表现形式,例如形式可以划分为叙事性与非叙事性。

注重形式的极端就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电影着重于人工的视听体验,也就是极力表达主观看法,与崇尚不做任何艺术加工的现实主义是对应关系。戴老师把形式主义比喻为洋葱头,剥开一层皮还是一层皮,也就是形式主义剥开一层形式,呈现的还是形式。

大多电影崇尚电影形式的透明化,这个“透明”很难直观理解,这里戴老师也提供了一个精彩的隐喻:电影形式透明,就好像你透过一个被擦得特别特别干净的玻璃看电影一样,你看得特别清晰,没有感觉与玻璃外的电影有距离感。

相反, 如果电影着重凸显形式,就会使表达对象陌生化。然而这样不符合常规的操作并不是不可,本课讲解的《钢的琴》就是刻意凸显形式,反而获得成功的例子。

电影语言是电影描述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思想的特殊艺术语言。它与我们日常的语言极其相似又有所不同,相似点在于它们都是表达传递的媒介,只不过电影语言的表现形式在于使用画面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受。

至于电影风格,我们可以借助文学来理解它。每一个作家都有他的文风,这也就是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有些文学作品,我们只要读过就知道是谁写的,这就是风格的直观体现。

电影风格也是如此,每个影片的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等就是风格系统的表现形式。赏析一部影片,尤其是遇到那些和拍摄手法不太常规的影片时,我们要从中着手进行思考,分析它的电影风格。而不是以过往观影经验所累积的惯性直觉方式,去感受影片技术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

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本是一个舞台剧的概念,由于电影和舞台剧有共通之处,这一概念也被应用于电影创作之中。

场面调度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演员与道具、环境之间的相对变化,这与舞台艺术没什么不同。

第二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添加了摄影机这一角色。这就把场面调度变得复杂起来,电影艺术者不仅仅要考虑摄影机与演员、道具、环境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到摄影机自身的变化移动。

演员就好像水族馆里的鱼,他们与道具、环境自如地互动,丝毫不受观众和拍摄器材的影响。

在这里,摄影机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而且往往是“隐身”的,如果观众发现了摄影机的存在,代入感就被打破了。

但也有电影故意让你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为了打破你的代入感,迫使你从一个第三方的视角观察电影。

电影的更多可能

电影是平面的、二维的,电影的魅力在于第三维度的幻觉,于是电影艺术者总结出来一个规律:摄影机多用纵深移动,少用水平移动,因为纵深感会给人造出立体的幻觉。

但《钢的琴》采用大量水平机位移动,却也获得了成功,甚至这种扁平的调度成了风格。

戴老师的讲解如下:它为什么成功了,因为它不是在一个对电影艺术、场面调度、电影形式无知的意义上使用的,而是在烂熟于心的意义上,去有意识地做这次冒险。

这句话太精彩了,精彩在于,这句话背后的承载的意义不光光适用于电影创作,更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YC创业课里,关于直觉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说法。Sam说,年轻人,相信你的直觉吧。Paul说,别闹,创业有很多违背直觉的地方。

我们到底该相信谁的?

其实这两个人说的都没错,重要的是视情况而定。当你对你的领域一无所知的时候,你的直觉往往不切实际,没什么用;当你对你深耕的领域稔熟于心的时候,你的直觉是可以相信的,因为这是经验、知识的长期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

创新不是那些空想家想象中的那样,天马行空想象一番,就能拿出惊天动地的Idea。创新往往建立在烂熟于心和深度思考的基础上,不深入了解你所处领域当今的技术限制,也就无从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别提颠覆式的创新了。

最后以课的结束语作为结尾吧:

艺术、形式、透明的形式、故事的自我讲述,是商业电影观影快感的必然元素,但是它不一定是充分的元素。在电影当中,一切皆有可能。每一部电影,都是对电影艺术家的才能的一次挑战。所有的艺术都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关键是你能不能戴着镣铐仍然跳得欢畅淋漓,仍然传达出它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