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观、造型与结构

  《北京大学公开课:影片赏析》学习笔记(4)

Posted by     Keyon                      on April 9, 2018

本系列历史文章列表

形式、语言和风格 - 柯安的博客

用光写作与文学改编 - 柯安的博客

记录、空间与寓言 - 柯安的博客

集体猜迷

《盗梦空间》再次创造了世界电影史的记录,这个纪录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记录,它不仅赢得了巨额的票房,而且这个巨额的票房是被观众重复观影所制造的。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世界电影的一个全新的元素,这个元素叫做集体猜迷。意思就是这部电影本身结构了一个悬念,而这个悬念到银幕暗下来、字幕开始向上升起的时候,悬念才刚形成。

这个悬念是来自于一个基本的道具,就是陀螺,观众猜谜游戏集中在陀螺是否倒下了,也就是主人公是否回家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噱头式的建构,这个悬念不是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出现,而是留在了影片结尾。悬疑电影会把悬念第一时间给我们,可是这部电影却把最大的悬念集中在了银幕暗下去的时刻。

希区柯克:“千万不要让观众满怀悬念的等待悬念出现。”

空间建构

影片终结处所结构的悬念似乎极端繁复、奇妙,它赋予了一个剧情结构,就是梦中梦,关于梦的套层。

梦有一个反梦的特质,叫清醒梦。它与其说是一个真实的心理学现象的深究,不如说它只是一个巧妙的科幻性电影的假定性前提设置。

这个电影的梦的套层结构,并不是关于梦的,它只是非常巧妙地把通常顺势排列的剧情结构,做了一个想像性的垂直的重叠。因为这是一个经典的好莱坞剧作结构,每一个段落积累了一定的戏剧张力,每一个段落营造了一个小的戏剧冲突,而小的戏剧冲突和戏剧张力不断地累积起来,把剧情推向最后一分钟营救。

好莱坞剧作法有一个重要的设定叫做,第一幕墙上有一支枪,第五幕一定要拿来射击。精美的商业电影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一切都井然有序,所有的线索都浮现千里,到最后的爆发或者解决出现的时候,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和震撼。

《盗梦空间》完全是以这样的方式结构的,它的创意是把时间线索上发生的故事,搁置在了一个想象的梦境式的空间排列当中。

这部电影真正构成震撼的当然有很多元素,比如梦的结构,结尾的悬念,影帝影后级的演员等等都能构成这部影片震撼性的表述。其实这个真正震撼性的存在是在于它非常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不可能在真实空间发生的时空经验,所以是那个奇特的空间建构使电影不断地造成视听打击和心灵震撼。

回到电影史的开端处,奠基着世界电影史的美国导演格里菲斯曾说过:“我首先要让你们看见。”电影艺术的秘密是在于以两种方式让观众看见,一个是他通过摄影机的记录让我们重新看到因为麻木和习惯,因为视而不见已经不再感知到那个视觉空间;而另外一个就是把不可能用身体用眼睛在现实中去目击到的奇迹,电影术语叫奇观,成功的创造出来并且把它拍摄下来。

在这个故事当中,它迷人梦境的不同层次是一个最重要的造型空间依据,它成功地给梦的不同层次以不同风格的造型,不同风格的布光基调,不同风格的影调,使不同层次可以清晰辨认,使每个梦的层次成为不同的但又有着风格的结构的连贯性的视觉经验,这是它虚构的想像性空间造型一个重要的功能和特征。

一个以奇观,以不可能的空间视听构成的电影,它必须有一个非常真切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认可的,可以去体验的情节线索相贯穿。用导演诺兰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个故事成熟于他脑子里已经很久很久了,他之所以一直没有拍摄它,是因为他找不到一条朴素感人的连贯性的线索,来把这样一个奇观式的造型空间线索连接起来。最后他找到了,就是一个悲剧性的爱情,一个不能忘记的爱,或者叫不能挣脱的梦魇。

这个影片建构了一个在爱情故事和大众叙事当中很难遇到的一组矛盾性的主题,就是以两人世界对抗核心家庭。原本我们说不朽的爱情战胜死亡,一对相爱的人结合在一起成为核心家庭,而在这个故事当中,爱情是一个梦魇性的元素,它是永远阻碍主人公回家之路的元素。

我们真正讨论一部电影的意义的时候,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换句话说就是电影创造时的社会现实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参数。那么在这部电影当中,悬念性的设置,主人公创伤性的生命心理,来自导演诺兰一以贯之的男性生命主题的表达,但它也来自于911恐怖袭击,反恐战争,金融海啸冲击之下美国社会主体观众的那种生命创伤记忆。而好莱坞电影一以贯之的,永恒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回家,好莱坞回家故事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奏就是它由一个完整的核心家庭转换成了一个父子之家的重聚,所以它是一个男人的回家之路,而在家里等待他的是家里的一双儿女。

营造奇观与考证

电影中的很多场景直接把埃舍尔的非欧几里得空间绘画呈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它也构成了我们非常奇特的震惊性的视觉单元,原因在于非欧几里得是没办法在三维四维空间当中真实存在,但是诺兰在银幕空间实现出来了。

正因为它有一个现代主义艺术史视觉艺术想象力的互文关联,镜子也成了这部电影一个重要的造型手段,这似乎是一个显笔或一个造型奇观。当我们男主人公训练女造梦师时,他创造了一个四壁都是镜子空间的镜城,意味着不断地相互折射,当这种不断地折射出现的时候,假作真时真亦假,无当有时有还无,我们便不能分辨什么是真身,什么是幻象了。

因为这是关于梦的电影,在考据这部电影时,人们开始大量引证弗洛伊德,引证雅克·拉康和齐泽克,但真正于弗洛伊德相关的是一个电影史上的特殊序列。比如说希区柯克,他的电影几乎成为了一个精神分析的演武场,著名的《后窗》成了永恒的精神分析学的文本。

这部电影当中有埃舍尔、达利,有造型空间的奇迹,想象力的飞扬,不可能空间的视觉呈现,但并不那么连贯的是它其实不是一个关于梦的、关于精神分析的电影,而相反,它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如何营造世界奇观,并首先让观众看到的电影。

当今天的数码技术成熟到如此程度的时候,制造这种奇观本身似乎没有那么不可思议,但这部电影的奇迹是在于它不是依赖数码技术,不是依赖后期制作完成的,相反它是通过拍摄出来的。

总结

这部电影如此的奇妙,如此的恢弘,如此的震撼,但是最后它余音袅袅不绝于耳的是一个伤痛性的梦魇。这份伤痛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想要重新回到稳定、安全、有所归属、被爱所包围的环境当中的这样一种焦虑性梦魇。在这个意义上说,影片的成功不仅仅是商业的成功,不仅仅是奇观的成功,不仅仅是空间总谱的成功, 它同时是一个社会性的成功,因为它触动了我们所有人内心的那个现实的紧张、现实的焦虑和现实的伤痛,即便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现实当中,并不是同一个梦,能够解决和传递我们所有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