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家里就摆着一本道德经,整本书很薄,而后人的注释占去了整本书的大部分厚度,老子的文字寥寥千言,几页纸足以容下。年幼记诵时,只对其微言存入脑海里,而其中的大义无法用心体会。后来随着时间慢慢沉淀,趋于丰富的经历与曾记入脑海的只言片语纠缠起来,一些不甚了了的模糊理解也渐渐变得清晰,是又惊又喜的奇妙体验。
历史上对《道德经》的注解汗牛充栋,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道德经》都有其自己的解读。书的面向对象是人,就算其中包含的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需要人的理解和体悟,才能让思想得以展现。于是此篇即是我的个人解读,也许其中错漏百出,但我仍有强烈的动机将我的思考写出。
治大国若烹小鲜
本句的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老子用做菜隐喻治国,本意是表现其二者的共通之处,但是如果不说明做菜的哪些方面可以用于治国,哪些方面不可以照抄照搬,会招来误解。在我看来这是隐喻的使用失误,是文化大师过于追求微言大义而引起的释义模糊。
于是由于它太模糊了,便出现了后人不同的解读,有人解读得中规中矩,有人的解读则大胆很多。比如在《老子注释及评介》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评述:“这一段话就治国为政说,从无为而治的道理里面,提出无神论倾向的见解。”
而我的感悟不在于这句话的释义和解读上,而在于老子看待治国这件事的角度上。做菜与治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量,治国不是谁都能有经验的,毕竟能遇到这么大体量的人少之又少,然而做菜基本上人人都做过,每个人都有其做菜的经验,于是老子让人们用已体验过的小事理解未体验过的大事,此举着实巧妙,当然这也是隐喻的功能之一。
如果这种以小见大是合理的话,那么反过来,以大见小也会是合理的。于是,我们可以尝试以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个人发展。就像我们的生命来自于单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形成个体,这个过程和生物演化的过程近乎完全一样。
这种以大见小的例子还有很多,发展心理学家苏珊·凯里提出过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理论:我们可以用人类的思想史和科学史来理解个人的思维演变。就像每个人小时候的千奇百怪的胡乱想象,可以正好对应巫术时代人类的世界观,当你渐渐长大,学习过数学的抽象符号与思维,你的思想才会进入“现代化”。
于是这给我暗示了一种提升思维能力的方式:学习抽象程度更高,更有解释力和迁移能力的知识。除了鲜活证据和好品味是好思想的特征之外,抽象层级更高的思想也是好思想的重要标准之一。
再就是多看历史书,看历史不能仅仅看一个一个事件,分别总结不同的道理。最好扩大采样的时域,以发展的角度看大国兴衰,然后尝试对应在自己身上,做到真正的以史为鉴。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本句的字面意思是“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乍一看这个释义无懈可击,但稍微动用点概率思维来思考这句话的人都会感觉有点问题。比如你昨天认识了一个心仪的姑娘,这个“福”使你窃喜不已,然而今天下大暴雨你没带伞,这次“祸”让你成了落汤鸡。这时候你来了一句:“老子说的没错,‘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啊,是我昨天的好事招来了今天的坏事。”
但仔细一想,认识姑娘和淋雨这两件事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大呢?其实这两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人的思维是线性的,因果论是人认知世界的底层逻辑之一,人们往往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这是一种我们生活常见的不合逻辑的推理方式,被称为赌徒谬误。
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福”与“祸”,其实并没有多少相关性,更别提互相转化了。除了处置效应和沉没成本,绝大多数赌徒输得一败涂地的原因就是赌徒谬误了。他们执着地相信自己之前的输会让后面赢的概率增加,殊不知输和赢是独立事件,之前输钱不会影响到后面赢钱的概率。
虽然“福”与“祸”并非相关,但它们在我们人生中总会有一定概率发生,你若把它们看成概率事件,那么你的心态就会好很多。就算你跌落谷底,但你相信好运总会有一定概率发生在你身上,再配上一点点努力,仍可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如果以培养良好心态的角度看待老子这句话的话,那么相信福祸相生也无妨。在我很幸运的时候,不时想想“祸”的可能发生,这样就不会致使我过于志得意满;在我身处不幸的时候,不时想想“福”的可能发生,这样就不会使我过于气馁。不被大喜大悲的情绪裹挟,才能匀出一部分脑力出来,进行理性思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本句的字面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有一句释义我认为解释的很好:世界不是善意的,也不是恶意的,世界是无意的。
我想这应该是无神论最早的体现了吧,基督教教徒相信自己的罪恶可以被耶稣用汩汩圣水洗涤,那个善意的上帝总会替他开脱,指明一条真善美的路;佛教教徒也笃信自己这辈子经历的苦难是释迦摩尼给自己安排的一种修行,轮回转生后他会进入那个理想的极乐世界。
然而随着人们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的生活渐渐富裕,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更相信人类自身而不是某个神的力量,这时宗教的作用仍不可小觑,但相比于更早的时代,宗教的力量已经大幅减弱。当今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如《未来简史》所述,人们正建立起数据主义的新宗教,无关上帝,人类社会的科技创新和数据成为了人们的信仰。
我亦是无神论者,混沌理论显示出初始的简单参数随着时间推移可以发展出极其复杂的结构,于是我更愿意相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是上帝的杰作,而是宇宙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有一部分是关于“恩典”的论述,但这些并没有打动我,我不相信冥冥之中的神意,我更愿意用概率、复杂性、不确定性来看待发生在我身上的幸事。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就是如老子所说,它并没有善恶的倾向,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比如少部分富人占有世界绝大多数财富,这并不是上帝的偏袒,而是幂律分布在财富上的体现。
所以,老子这句话构成了我世界观的一部分:天地没有善恶之分,天道循环往复;这个世界无所谓善恶,只有背后的规律才是真理。
天下莫柔弱于水
本句的字面意思是“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它”。
李小龙在遗失的访谈里亲自阐述他的武学思想、对电影的看法以及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其中一段话可以说是对老子这句最好的诠释了:
A good martial artist is like water. Why? Because water is insubstantial. By that, you can’t grab it, you can’t punch and hurt it, so be soft like water and flexible. Empty your mind. Be formless, shapeless like water. You put water in a cup, it becomes the cup.You put water in a bottle, it becomes the bottle. You put water in a teapot, it becomes the teapot. Water can flow or crash. Be water, my friends!
一个好的武术家就像水一样。为什么?因为水是无形的。因此,你抓不住它,也无法用拳头击伤它。所以像水一样柔软灵活吧,清空你的思想,无形无式,如水一般。将水倒入杯中,它变成杯的形状;将水倒入瓶中,它变成瓶的形状;将水倒入茶壶中,它变成茶壶的形状。水可静静流淌,亦可猛烈冲击。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
李小龙将老子的高深思想直接体现在武术里,成就了他的传奇。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我曾经就有一段时间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深深的焦虑和迷茫,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当我认真思考我为什么会生出这种情绪后,我发现我这种心态是“想要不断进阶但又无法舍弃安全感”。
后来慢慢意识到,一味焦虑没有用,不如如水一般契合当下,清空思想,每天安心做好当下事,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比焦虑有用多了。
无能为力的直接跳过,伤心也不要有,情绪波动在无法改变的事情上,是浪费。个人主观努力有用的,去做;有些事好好坏坏轮不到我决定的时候,就不要伤神。没有绝对白费的努力,做了就是收获。
结语
有时不免惊异,一切亚原子构成的宏观物质都会流变,但虚拟的思想却在千古流传。老子的碳基肉身早已湮灭,但他的思想却着实影响着一代代人。
传承人类文明,通古今之变。那高深的哲学,置身其中,就是欢乐与意义。若有幸得先贤智者一两句点拨,更是最让人欣喜若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