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结构

  以当下看待房产价格走势为例

Posted by     Keyon                      on May 10, 2024

今天恰好看到对以后房地产走势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

徐高说,目前的房地产调控都在需求端,不断的放开限购。实际上症结在于供给端,房地产开发商有信用风险,老百姓惜购,不愿意购买期房;银行惜贷,不愿意给开发商贷款。加上之前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力度过重,导致房地产商爆雷不断,最终导致房子供给端减少。

从土地供给的角度来讲,中国的土地供给也相当稀少。况且土地供给不受房价调控,即使在房价上涨阶段土地供给依旧处于紧缩状态。

总之,房价短期下跌,中长期因为供给骤降,房价有极大上涨压力。

另一位公众号博主,更多的是从宏观经济上分析,认为房价一定下跌。首先他认为不会有大放水,因为M2的增加是匹配GDP增速的,在GDP增速下降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因为增速下降而杀估值。

关于人口走势对房价的影响,这俩人给出的答案也都完全不一样。

徐高说,人口对房价没有太大影响,人口是个极度缓慢的变量,对以月季年为单位统计的房产销量来讲没什么太大的相关性。

另一位博主讲,当期人口出生这么少,长空必然短空,房价在远期必然会下跌。

那么,究竟谁更正确,究竟以谁的结论作为依据,做当期决策。

房子

先说结论,我更倾向于徐高的说法,房价还是会涨的。

用人口走势判断房价趋势有点想当然,纯用货币政策去推断资产涨跌也有点像盲人摸象。

这两年为也看了不少有关中国经济的书,尤其有关土地财政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虽然市场化,但毕竟不纯粹,比如政府可以强力调控土地出让。

这种人为制造的短缺会极大影响人的判断。

况且对认识过2020年下半年深圳房价暴涨的人来说,一两个月暴涨50%的神话还历历在目,千万人短时间在一个供给极度稀缺的市场用钱投票,产生的上涨推力是极大且极短促的。

房子不仅要买,还要买在左侧,横盘就是最好的机会。毕竟如果买跌了,只损失阴跌的部分;不买但涨了,损失的是50%涨幅,吃到这部分涨幅,至少早退休十年。

决策机制

其实比这两种观点谁对谁错更重要的,是我们个人的决策机制问题。

宏观研究方面,以上两位算是最优质的信息源了,即便如此,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正确答案,最终还是要付出自己的思考去得出结果。

在房产这种人生关键投资上,谨慎的决策是必须的,为了最大概率得到正确的结论,必须营造兼听则明的信息场。就像AI一样,模型(脑子)很重要,训练数据(信息源)优质且广泛也同样重要。

就像三国演义,袁绍要攻曹操之前,至少听了六个谋士的意见:

绍览毕,自忖曰:“玄德攻灭吾弟,本不当相助,但重以郑尚书之命,不得不往救之。”遂聚文武官,商议兴兵伐曹操。谋士田丰曰:“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宜先遣人献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称曹操隔我王路,然后提兵屯黎阳。更于河内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分遣精兵,屯扎边鄙。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谋士审配曰:“不然。以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何必迁延日月?”谋士沮授曰:“制胜之策,不在强盛。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比公孙瓒坐受困者不同。今弃献捷良策,而兴无名之兵,窃为明公不取。”谋士郭图曰:“非也。兵加曹操,岂曰无名?公正当及时早定大业。愿从郑尚书之言,与刘备共仗大义,剿灭操贼,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实为幸甚!”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忽许攸、荀谌自外而入。绍曰:“二人多有见识,且看如何主张。”二人施礼毕,绍曰:“郑尚书有书来,令我起兵助刘备,攻曹操。起兵是乎?不起兵是乎?”二人齐声应曰:“明公以众克寡,以强攻弱,讨汉贼以扶汉室,起兵是也。”绍曰:“二人所见,正合我心。”便商议兴兵。

最近还在看任正非的历年讲话,他始终强调民主集中制,比如轮值CEO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兼听则明。

我认为这对个人的决策机制也非常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