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完两门公开课:一是哈佛大学的公正,拓展了我对于政治与道德哲学的认知理解;二是复旦大学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使我对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有初步的了解。
我曾经写的有关学习的文章都是在总结我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它们的应用与延伸,但是这一篇文章,与曾经的任何学习笔记和学习感悟都不同,我不打算罗列具体的知识。
原因在于,我在这两门课中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学到了任何具体的知识,而在于它们引发了我对早已习惯到麻木的平常事物,或者说对我自以为理解的事物的思考与再认识。
这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我对学习的认知。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学习就是学习某样具体的知识,或者某种具体的模型来解决问题。比如数学,我可以利用其特有的符号语言、算法和逻辑推理来求某一问题的解;比如某种有效的管理模型,遵循模型的指导就可以改善工作效率,甚至达到工作产出最大化。
这样的学习正是普罗大众孜孜以求的,对于他们来说,学习的根本目的有两种:一是为了在精神世界提供合理的解释,比如心理学中,被人总结的各种各样的效应,总会被用来解释人的行为;二是为了在物理世界达成某种应用,比如一切科技产品的创造,我们学习如何造火箭,以便于人类进行太空探索。
而这种学习观念会带来两种后果:
- 我们会对习以为常的事物以及前人总结好、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事物确信不疑,固守成见是人类认知能力和认知风格的特征之一。
- 我们会对具有模糊性和复杂性的“大问题”视而不见,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大问题”一方面因其模糊性与复杂性难以得出确切的答案,一方面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现在的各个学科,是由前人总结好的经验组成的,它们实质是对复杂世界的抽样和抽象解释,所以从根本来讲,相较于复杂的真实世界,我们人类的经验只能解释很小一部分。MIT的电路和电子学中,Anant Agarwal第一堂课讲的就是:越是自然的东西,其构造越复杂;越是人造的,抽象级别越高的东西,它就越简单。
在《经验的疆界》中,马奇将其称为故事和模型的“最大可理解复杂性”:一方面,故事和模型必须精妙复杂到显得有趣并彰显人类智慧;另一方面,故事和模型必须简单到足以让人理解。
所以,由于“最大可理解复杂性”的存在,我们人类是难以做到全知的,同样也难以解决复杂又模糊的问题,因为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能力。
举一个例子以便你理解,在公正的第一课,Michael J. Sandel提出了一个情境假设:如果你是医生,有5个病人分别肝、肾、脾、胃、心脏有问题,如果不进行移植手术就会死亡,这时来了另一位只是感冒的病人。于是你面临这样的选择:眼睁睁看着5个病人死去,或者牺牲这个感冒病人,用他的器官来救活这5个病人。
如果你选择牺牲这位感冒病人,那么你很有可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功利主义者。如果你是个功利主义的忠实信徒,那么你面对贫富分化这一问题上,你会倾向于支持马太效应,因为富人更懂得创造财富,相较于劫富济贫,把钱给富人可以有效提高人类财富的总水平。然而大家都知道,如果政府放任贫富分化不管的话,这个问题很有可能会成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如果你选择牺牲另外5个病人,那么你很有可能是以维护个人自由为目的的自由主义者。如果你是个自由主义的忠实信徒,那么你一定不能忽视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一书中阐述的自由贸易的原则。然而市场那只无形的手本身也是盲目的,在现今每个国家的宏观政策中,市场几乎都会受到政府或多或少的干预和调控,例如混合经济。
再比如我们早已认同的“文化多元论”,绝大多数人愿意相信每种文化都值得尊重、都有其价值这样的一个大和谐蓝图,然而如果你看过《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描述的西班牙169人战胜印加帝国80000人的场景,你就会思考环境对人类历史的重大影响,以及在某些方面文化之间的差距确实有如洋枪洋炮与大刀长矛之间的鸿沟。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导读最后一课提出的疑问那样,你会思考文化之间是否有优劣之分?文化多元论是否过于精致,过于浪漫?
由此可见,这世界上广泛存在着难以解决又与存在于我们生活细节处的问题,这其中处处充满着矛盾。它们模糊又复杂,以至于我们无法用习以为常的视角去看待它们,用我们确信不疑的方式去解决它们;而且这些问题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都要面对它们,选择回避它们、忽视它们定不是长久之计。
那我们如何解决这样棘手的问题,或者说如何面对它们呢?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给出的答案是反思,苏格拉底说:不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一过。反思那些曾经被你忽视掉的生活细节也许不会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但至少你有了一种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会成为你的自导航能力,时时督促你检视自己的生活,伴随着你未来的人生中的每一场冒险与经历。
公正给出的答案是交流,面对我们不认同的观念与行为,比起相互漠视,商议和交流对一个多元社会来说更为合适,相互交流会让我们去欣赏不同人生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品质。
反思与交流,会使你的思想越来越丰富而开阔,你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复杂而不合常规。正如Michael J. Sandel在课程结束时所说的那样,永不停歇的理性思考虽不知会将你带向何方,但至少,你在未来将不会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