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笔记(5)

Posted by     Keyon                      on April 21, 2018

本系列历史文章列表

情绪与情感 - 柯安的博客

发展和教育 - 柯安的博客

人格与动机 - 柯安的博客

感知与记忆 - 柯安的博客

从众与服从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仅联系着社会关系,而且同时也被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很多行为是由所处的社会情境决定的,从众与服从就是鲜明的例子。

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和其他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随大流”。

我们有一种希望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基因里,可谓人类身为社会性动物的本性。

我想在这里讨论一下从众的一种:信息性从众

信息性从众就是想通过外界信息来了解给定情境下正确的反应方式。信息性从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阻碍了我们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先来谈谈信息性从众的便利性。当我们准备去某地旅游时,我们会去查攻略,查大众对其地方的饮食住宿等等方面的点评,如果有被人整理过的、更系统的笔记或书籍,那就再好不过了。

我们上淘宝倾向于点开月成交量最多的淘宝店,买书之前会查查这本书的豆瓣评分,这些都属于信息性从众的范畴,这样做可以极大地降低我们踩坑的风险,极大地节省我们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然而在其他领域,信息性从众就不见得有那么好用了。在我们人生的大问题上,比如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和谁结婚等等,如果你再不独立思考,深入分析,而还是广泛参考其他人的意见的话,那你的人生恐怕不会很好过。

举个例子,本科生毕业面临的出国、考研、就业的选择。很多人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究竟要走哪条路,只是简单地把老师家长同学的意见搬运过来当成自己的想法。听说本科生就业没前途,那就考研吧;听说年轻人要多开拓视野,那就出国吧。

每个人的天赋、优长、缺点都不同,每个人的兴趣点也不同,每个人的内在动机更是不尽相同,所以究竟选择哪条路,绝不是单纯听从某人的一面之词就可以得出结论的。这是一种单变量思考问题的模式,不适合关乎人生选择这样的复杂系统问题。

在这个时候,你自己能靠你自己,独立思考冷静分析,在复杂的表象中抽丝剥茧,得出最适合自己的答案。不断问自己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我的优势是什么?我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有热情?我最想做成的事是什么?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认知吝啬鬼,它会尽量避免思考。然而有些事情必须且只能由我们自己做主,为了我们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摒弃已经习惯的信息性从众,学会独立思考自己人生的大问题。

而且,我们不仅仅会听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我们还会信奉少数人的命令,即权威。

权威是一个和从众很相似的概念,在《影响力》一书中给出的六个关键字“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短缺”中,社会认同对应着从众,权威对应着服从。

对权威的服从简直太常见了,KOL们往自己身上贴标签,如某某大学心理学硕士等,这样的行为帮助其树立在这个领域权威的形象,极其有效地降低了信任成本,提高了价值交换的效率。

但服从权威亦有其潜在的危害,如课程中所讲的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1

这个实验表明,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因为对权威的服从,即使是一个理智而善良的普通人,也有可能做出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我们不仅服从权威,甚至会不惜对他人进行残忍的伤害。

如二战德国人民对希特勒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疯狂崇拜,以至于那些简单从事自己工作而没有任何特殊敌意的普通人,也成为了一些恐怖活动的参与者。在《乌合之众》中,勒庞也描述了群体面对权威时理性消失的现象。

陈昌凯老师在这里给出了个体层面的反思角度:

如果你心中知道善与恶,就请你坚持那份善!

如果你还不能确定,请你暂时停下来,想想清楚,然后再行动!

归因

我们先从自利性偏差这个角度切入归因这个主题。

当行为是成功的、获取了良好的结果时,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能力或其他人格品质使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环境或外在条件使然)。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成功人士喜欢大肆宣扬自己多么努力拼搏,顶住多大压力才走到了现在。在自利性偏差驱使下,他会不自觉得忽略掉这个过程中的外在因素,比如运气等等。而作为听众的我们,更愿意相信他是凭撞大运才走到现在,这也是受自利性偏差的影响。

而当行为本身是不好的、失败的时候,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环境或外在条件使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能力或其他人格品质使然)。

高考失利者一般都会说自己运气不好,而看别人失利的时候会自然地相信是别人努力不到位才酿此后果。

自利性偏差可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思维漏洞,这也是人逃避痛苦这一本性带来的必然结果。成功的缘由是我个人能力强,失败的原因是运气太差,若任由自利性偏差这样解释事件结果,我们便很难从中反思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也就不利于自我发展。

其实我们的思维中不光包括自利性偏差这样的归因错误,比如协变原理

如果某个因素一旦出现就可以看到某个行为,该因素不出现就看不到这个行为,那么人们就会把该因素归结为该行为的原因。

如果该因素确实是该行为的原因的话,那么皆大欢喜,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推论在大概率上是错误的。

尤其是在多变量影响结果的复杂系统里,我们很难精确地找出某单一变量和结果呈现确切的正相关关系。

比如古代人靠占卜来预测未来,凭借着烧制龟甲裂痕提供的信息来判断接下来的日子是风调雨顺还是阴风怒号。在现代人看来这个行为是很愚蠢的,因为科学常识告诉我们烧制龟壳和天气情况两者是互不相关的独立变量,也就是这二者一点关系都没有。

虽然这样的行为已经消失在历史中,然而这样的思维方式依旧存在着。例如彩票这种随机事件,不少人还是凭借着表面的结果来推导出各式各样的预测经验;股市也一样,不少人也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来预测短周期内几乎完全随机变化的股市。

于是在彩票里,不少人不光光花费了金钱投入,还把更为宝贵的精力用在了近乎无用的事情上;在股市里,一茬一茬的韭菜被割了又割,最后钱打水漂黯然离场。

所以,在学好概率论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了解人类的各种思维漏洞,做到在没有进行深入分析的时候不乱归因,防止思维漏洞演化成思维陷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指的是你对人及其行为的认知,而不是你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在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认知对象的形象,并将这个形象留在心里,这就构成了社会印象

比如提起印度,你会想到那里治安很乱,人民素质普遍较低。但你并没有真正去过那里,也没有真正接触过印度人,你对印度人的看法基本来自外界媒体的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了你对他们的社会印象。

这也可以称之为刻板效应生成的刻板印象,刻板效应指的是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但依我看,近年来印度电影的质量可以称为世界一流水平;在阿米尔汗的《真相访谈》里,我看到了极其少有的正视印度陋习的态度;我在新加坡实打实地认识了两个印度人,一个年纪轻轻却在研究无人机方面取得难以置信的成果,令我钦佩至极,一个在我帮他用Google Map找到目的地后,真诚地对我表示了感谢。

所以我们在对某一事物正在形成社会印象的时候,尽量要寻找更加真实的信息,或者在已经形成社会印象之后,我们可以借助更加真实的信息来打破刻板印象。比如去某地实地感受那里的状况,与当地人真诚地面对面交流,这些都会帮助你构建正确的社会印象。

其实,社会认知不仅能构成我们心中的社会印象,在某些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它构建我们的优势。

比如在面试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使面试官留下对我们的深刻印象。

首因效应指的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你便可以利用它们来为你的面试加分,着重注意开始的表现和结尾的表现,比如在开始的时候保持微笑,保持自信的态度,在结尾深入分析你对这个行业的看法。就算你中间的表现并不是很好也不是特别要紧,因为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

我们再来谈谈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在得到专栏五分钟商学院里,刘润这样描述晕轮效应是如何被面试者运用的:

比如面试者“不经意”提到,他曾参加创业大赛拿到第一名。你眼中的他,立刻开始闪烁光环,创新、坚韧、吃苦、有领导力等等词汇拼命往他身上贴。你看到他的上一份工作在世界五百强公司,立刻觉得,他一定有着流利的英语、国际化视野、极高的职业素养等。

所以运用好这些心理倾向,能够极大地提高求职的效率,若你能够举一反三,将其运用到不同场景,你便做到了知识的复用,这对你成长效率的提升是极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