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与记忆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笔记(4)

Posted by     Keyon                      on April 8, 2018

本系列历史文章列表

情绪与情感 - 柯安的博客

发展和教育 - 柯安的博客

人格与动机 - 柯安的博客

知觉

知觉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触觉、嗅觉、味觉等都在知觉的范畴。

但知觉并不只是“感受”,它并非仅仅是输入大脑信号这一过程,知觉包含三个过程:觉察、分辨、确认。也就是说,这是信号输入到系统,经由系统处理,再输出信号的过程。

比如,在你面前有一块红色的布,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你接收到了这个光信号,这叫觉察;然后你的大脑会对这个光信号进行处理,这个处理过程是分辨;而最终你的大脑处理信号完成后,在你的大脑生成了红色布的图像,也就是你“看到”了红色的布,这个过程是确认。

明白了知觉的过程,我们也就明白的错觉是怎样形成的了。所谓错觉,就是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的情况。

我们用知觉的过程来分析错觉,你就会明白问题发生在信号的处理过程,也就是分辨上。

这就好比两个人,一个色盲一个正常,当他们一起看到红色的时候,信号的输入都是相同的,正常人的处理结果就是红色,而色盲经由大脑处理的颜色输出就不是红色,也就产生了错觉。

再举一个例子,你仔细看这两天中间的线,你觉得它们是平行的,还是弯曲的。

我想如果我不告诉你答案、或者你之前没见过没听说过这个图片的话,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弯曲的,其实这两条线是平行线,这就是黑林错觉

现在你还相信眼见为实么?

这只是心理学意义上的错觉,其实如果把这个概念推广,你会发现错觉几乎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决策方面,很多人都是以错觉为根据行动的。

很多人都夸大自身努力占成功的比重,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界。这何尝不是一种错觉呢?如果继续保持这种错觉,那么你面对成功时将过于沾沾自喜,从而盲目自信;面对失败归因外界而不去总结失误点,也就很难从中学到东西。

不断学习、打磨大脑的目的,就是让错觉转变成正确的知觉。当你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归因倾向,并特别提醒自己不要步入这个陷阱时,你的知觉就远离的错觉,也就更贴近现实。一个更能认清现实的人,优势自然会比其他人更大。

记忆

脑科学告诉我们记忆的本质,其实是不断加强的特定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而记忆涉及两个重要的过程,编码提取

编码是指对记忆的材料进行加工,以便于对其进行记忆。比如你妈要你去买菜,其中有猪里脊、生菜、番茄、鸡翅、辣椒、牛排。

你怎么记呢?你可能会默念很多遍从而让自己记下来,但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可以让你很快记住它们:把它们分类,生菜、番茄、辣椒为蔬菜类,猪里脊、鸡翅、牛排为肉类。

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编码的方法之一。在我们的记忆过程中,编码几乎无处不在,即使你很少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提取是指对被存储的信息进行恢复,我们恢复信息的方法大致为两类:一类是再认,一类是回忆

这两者有何区别呢?再认通过讲你需要回忆的信息再输入给你,唤起你对应的记忆。

就好比你见了一个人,觉得他陌生又熟悉,好像在哪见过但实在想不起来,这时候他和你说:“我和你在上次在XXX见过呀!”这时你恍然大悟,猛然想起你们见面时的场景。

回忆是让你在没有相关信息的输入下,忆起你想要想起的信息。我们小时候默写单词,就是属于这类记忆提取。

搞明白了记忆的原理,我们便可以尝试一些技巧了。

你一定遇到过记忆力超强的人:记得圆周率后好几十位,用超短的时间背好几篇唐诗,似乎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除去天生的记忆神童和刻意锻炼记忆力的人,我们大多数人的记忆力都是差不多的。但是若你懂得一些记忆技巧,记忆力超过大多数人还是可以的。

我们的大脑有一些特性,使得我们轻易得遗忘某些信息,相应地也会使某些信息久久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

语义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我们很容易遗忘的。语义记忆是一种对抽象符号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依靠语言描述来进行的记忆。

比如,我们有些人觉得数学很无趣,原因之一是数学语言实在太抽象,和生活的联系很少,和数学有关的记忆神经元无法与大多数有关生活的记忆神经元发生联系,从而记忆不牢固;我们很容易忘记干巴巴的语言描述,就像我们记忆单词一样,不断在脑子中重复“电脑”是“Computer”,不如直接把电脑放在你面前,指着它:“这就是Computer。”

那什么记忆让人最印象深刻呢?答案是情景记忆程序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一种关于怎么做事情的过程、步骤等具体操作的记忆。当你指导别人需要做什么的时候,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很容易把别人弄糊涂,不如把这些杂乱的指导整理起来,最好梳理出流程,这样可以降低被指导者的认知负荷,使他把脑力资源从记忆中解放出来。

情景记忆是一种对于过去经验中时间、地点、过程等的记忆。这就是为什么在考试之前你最好去考场教室学习几天的原因,因为你在这间教室学过,在教室学习的情景和你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你在这间教室考试的时候也就更容易回忆起知识点。

其实,就算你掌握了很多记忆技巧,你的记忆也会有很多失真的地方,人的记忆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可靠。

记忆的储存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已经有的经验会发生变化。人们会利用概括、归类等方式来重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变得更加简单,不重要的细节完全被忽略,突出和强调那些重要的细节,这个故事就变得更加合理,符合背景和常识。外界的干扰也很容易让我们重构一些错误的记忆。这就是记忆重构

甚至,我们自己想象过的事件也可能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这被称为想象膨胀。区分实际经历和想象的线索,由于某些原因而“丢失”或“混肴”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将记忆中流畅的事件当作经历过的事件。

所以,要想记忆不失真,最好有一个可靠的媒介保存我们的记忆。现在这种媒介简直伸手可得,我们可以把必要事件记录在纸和笔上,也可以保存在电子设备上,如有必要我们也可以使用云备份。

深刻了解记忆的局限性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通过记录,你可以保留属于你生命中的珍贵记忆;通过写作,你可以很方便地反思自己的思考轨迹。总之,养成记录的习惯,会使你受益无穷。

时间

聊一个小话题,你觉得,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怎样的?

比如,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不同的人感觉上的时间长短是相同还是不同?

如果你只是看着钟表的秒针转过一圈,也就是在一分钟之内,只看着钟表,别的什么都不干,你会觉得时间特别漫长。

如果你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获取心流的体验时,你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这种感觉上的不同,便是时间知觉的不同,它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或者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它不是某个特定感官的功能,人们借助视觉、听力、皮肤觉、嗅觉等等都能感知到时间。

而这种时间知觉,和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质量有关。你觉得盯着钟表漫长且无聊,是因为事件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你的时间估计就会越长;而沉浸在心流中,你会觉得时光飞逝,因为经历的事件越多,性质越复杂,你估计的时间就越长。

所以,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物理意义上的时间是相同,但是主观体验上的时间可以千差万别。

我在刘未鹏的书中发现了类似的观点: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暗时间》

那些时间管理的能手,主观体验的时间确实要比别人长很多。我的写文章的构思,基本都是在零碎时间思考出来的,一些思考中迸发的灵感随手就记录在手机的备忘录上,晚上锻炼休息时,在手机的Markdown编辑器敲出底稿,最后再拿到电脑上润色。

我写作利用的时间基本都是不用就白白浪费掉的时间,把这些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凑成文章,我一天的产出就比别人多了一篇文章。

所以,想要活久一点,除了保持身体健康,最好的办法是提升你的时间利用质量,增加你的主观时间。